首页

搜索 繁体

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2(3 / 4)

?”

“抓他见官,见官!”

“乡亲们,还等什么,并肩子上去蹂他啊!”

刁弘的脸上,一阵惨白,比他脸上抹的粉都要白,这会儿他的脸上,早已经给汗冲得一道一道,看上去象个大花脸,他的嘴唇抖动着:“这,这是我阿兄,是,是你们的新任刁刺史给我的,刘,刘裕,你休要,休要煽动这些村夫愚民,我,我阿兄不会,不会放过你们的。”

刘毅的眉头一皱,上前两步,走到刘裕近前,低声道:“寄奴,差不多就行了,人家毕竟是新刺史的家人,你真要打了他,也会给自己惹麻烦,他哥让我带他来看看民情,现在他也应该知道咱们京口人的厉害啦。”

刘裕叹了口气,也低声道:“难道你就不能教教他这里是啥地方,不告诉他上任的那个从事是怎么爬着出去的?”

刘毅咧嘴一笑:“上次是我,这回换你嘛。给我个面子,就这样吧,你也知道要打仗了,到时候我们都得从军去,我们走了,他们兄弟在这里为官,你总得给你娘和弟弟考虑下吧。”

刘裕心中暗道,现在是非常时期,听说北方的前秦帝国准备大举南下灭晋,而大晋的全国,也是战云密布,自己作为里正,已经接到了要在这京口征丁捐粮的命令。”

“而这个时候,朝廷派了这新任刁逵上任,本就是来执行这些命令的,本以为国难当头,这刁逵应该与京口之民同心同德,却不曾想居然有这么个弟弟不做正事却来欺压百姓,自己刚才出手之余,心中也是失望之极,本来想要从军报国,建功立业的热情,也冷却了不少。

刘裕咬了咬牙,说道:“那好,今天我给你刘希乐一个面子。”他说到这里,转头对着在一边瑟瑟发抖的刁弘主仆们一声断喝:“刁弘,回去告诉你阿兄,京口有京口的法则,国难当头,别惹事。再拿着这假节在京口招摇,下次,恐怕你不会再有说话的机会。”

刁弘连连点头,把节杖往刘毅的手里一塞,逃也似地跳上了那肩舆,几个没怎么受伤的家伙,在刁毛的连踢带打下,连忙上前抬起了这副肩舆,向着官道的另一边就跑去,连刁弘身上匆匆落下的香囊,玉佩等物件,也顾不得捡了。刘毅向着刘裕一抱拳,转身就大步持节,跟在后面而去。

其他的恶仆,也全都互相搀扶着,在周围的农人们的哄笑声中,狼狈而去,刁毛在地上来回捡着刁弘落下的香囊和玉佩,揣进了自己的怀里,不知不觉,落在了后面。

刘裕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屑,左脚一勾一踢,原本地上的那个钱袋,腾空而起,直接砸中了刚刚转身的刁毛的屁股,笑道:“刁毛,伊等去延医。”

刁毛“哎呦”一声,向前跌了个狗吃屎,爬起身,也不顾去拂身上的尘土,抄起这个钱袋子,匆匆就向前就跟着跑:“公子,等等我。”

刘裕目送着他们的身影,远远地消失在大道的拐角处,转头对四周的农人们笑道:“好了好了,都散了吧,不好好种地,指望我管饭吗?”

农人们笑着四散而去,二熹子长舒了一口气,拍手笑道:“寄奴哥,谢谢,这回又是你帮我。”

刘裕叹了口气,指着道上的那堆小山也似的柴禾,说道:“把我打的柴禾拿去卖了吧,换了钱去看大夫,再整点小酒喝,平日里教你练功总是偷懒,记住,能保护自己和你家人的,只有自己的拳头!下次再给人打不还手,别说认识我。”

二熹子喜形于色,用力点了点头,连忙跑上官道,去解那堆柴禾了。

可是他突然想到了什么,回过头,对着向前疾走的刘裕叫道:“寄奴哥,这柴禾给我们了,你今天怎么办?”

刘裕也不回头,挥了挥手:“我到蒜山渡口看看,接伧子去。”

刘裕一边走,一边心中暗自感慨,幸亏穿越在了这个乱世之中,武力称雄,拳头就是王道,而京口之地,又是极为特殊之处,自西晋末的永嘉之乱以来,神州陆沉,中原陷于胡族之手,不甘为奴的汉人往往在流民帅的带领下,举族南迁,投奔在建康建立政权的东晋政权。

靠了祖逖,苏峻等流民帅带来的强兵,也靠了东晋建国之初时的王导,庾亮为首的北方士人精英,初生的东晋政权不仅在江南迅速地站稳了脚跟,征服了吴地的土著大族,尽得江东与荆湘之地,甚至还能不停地组织北伐,几次兵临黄河,重拾旧山河呢。

京口瓜步一水间

可是好景不长,东晋内部却是陷入了一波波的内乱之中,所谓的王与马共天下,不仅仅是指司马氏皇帝与琅玡王氏为首的世家大族共建政权,在这表面的和气背后,却是争权夺利,司马氏皇帝想要夺回大权,而世家高门之间也是争权夺利。

于是,流民帅和他们手下的北方汉军,就成了各方争夺的焦点,可怜大批的精兵锐卒,没有在北伐中建功立业,却是倒在了内战的自己人刀剑之下,读史至此,让人叹息不已。

也正是因为北方流民多次在内战中表现出色,甚至几次攻陷建康城,所以,当世家高门把持政权的格局渐渐稳定后,这些流民武装就成了世家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